加拿利海棗
形態特征
常綠喬木,高可達10~15米,粗可達60~80厘米。據福建匯百川園藝介紹加拿利海棗為干單生,其上覆以不規則的老葉柄基部。葉大型,長可達4~6米,呈弓狀彎曲,集生于莖端。單葉,羽狀全裂,成樹葉片的小葉有150~200對,形窄而剛直,端尖,上部小葉不等距對生,中部小葉等距對生,下部小葉每2~3片簇生,基部小葉成針刺狀。葉柄短,基部肥厚,黃褐色。葉柄基部的葉鞘殘存在干莖上,形成稀疏的纖維狀棕片。5~7月開花,肉穗花序從葉間抽出,多分枝。果期8~9月,果實卵狀球形,先端微突,成熟時橙黃色,有光澤。種子橢圓形,中央具深溝,灰褐色。
生長習性
加拿利海棗植株耐熱、耐寒性均較強,成齡樹能耐受-10℃低溫
中東海棗(銀海棗)
形態特征
銀海棗植株高大雄偉,形態優美,樹干粗壯,葉頂叢生,羽片密而伸展,大型羽狀葉片向四方開張,形態如蘇鐵,使其成為最具觀賞價值的羽狀葉棕櫚植物。干上殘余葉柄伏貼干上,高可達10公尺,徑為30公分,褐色,殘余葉柄灰褐色,無葉鞘假莖,葉柄基部的棕蓑少少復葉基部的小葉變成針刺,羽狀復葉較密,長約2-3公尺,果實指頭大小。
生長習性
是一種耐高溫、耐水淹、耐干旱、耐鹽堿、耐霜凍(能抵抗-10℃的嚴寒,除東北和大西北冬天極嚴寒地域外),喜陽光,可在熱帶至亞熱帶氣候下種植的棕櫚科植物。栽培土壤要求不嚴,但以土質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有機壤土最佳。銀海棗生長快速, 各地均能引種,也是優良的室內植物。 |